諮詢熱線0354-5322677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又一年的兩會時間₪✘,綠色發展仍是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從嚴峻突出的霧霾₪✘·◕、汙水等環境汙染問題₪✘,到群眾對“APEC藍”“閱兵藍”常態化的滿懷期待;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更加註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隨著中央始終強調的綠色發展戰略₪✘,全國上下已經進入到了綠色模式₪✘,全社會已經形成一種共識◕·:樹立綠色的生活觀和消費觀₪✘,轉變傳統的舊思維₪✘,跟上綠色發展的步伐₪✘,對留住“青山綠水”充滿信心☁↟₪。
那麼₪✘,建材行業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導下發生了哪些變化?建材行業的綠色轉型有哪些突破?綠色建材產業又取得了哪些新的成績?隨著全國兩會的開幕₪✘,一張張綠色的畫卷次第鋪開₪✘,一個個疑問終將解答☁↟₪。
行業已被綠色喚醒
“政府應將綠色建築佔有比例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硬指標’加以考核”₪✘·◕、“發展新材料產業₪✘,是支撐我國航空₪✘·◕、航天₪✘·◕、國防₪✘·◕、電子資訊₪✘·◕、能源₪✘·◕、冶金₪✘·◕、化工₪✘·◕、高階裝備製造業₪✘·◕、建材等各個行業領域更新換代所必需的”☁↟₪。在過往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建材行業與新材料的期許與建議猶在耳際₪✘,而建材行業也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大踏步前進₪✘,走出了建材行業特有的綠色發展之路☁↟₪。
2016年₪✘,工信部原材料司公示《建材工業鼓勵推廣應用的技術和產品目錄(2016~2017年本)》(徵求意見稿)₪✘,大力推進兩化融合₪✘,提高傳統建材業智慧製造水平₪✘,在水泥₪✘·◕、玻纖₪✘·◕、基板玻璃和建築陶瓷等行業開展智慧製造試點示範☁↟₪。
中國建材集團所屬泰安中聯水泥有限公司的水泥智慧工廠專案是我國水泥行業智慧製造試點專案☁↟₪。該專案採用了大量自有技術和裝備₪✘,南京凱盛在建成國內首條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萬噸水泥生產線的基礎上₪✘,系統配套雙系列六級旋風預熱器₪✘·◕、線上雙噴騰式分解爐₪✘·◕、兩檔短窯等一系列的新型幹法水泥生產工藝₪✘,整合應用數字化礦山開採₪✘·◕、自動配料₪✘·◕、窯磨智慧控制等資訊科技₪✘,將礦山₪✘·◕、生料₪✘·◕、燒成₪✘·◕、粉磨等多個子智慧系統整合為短流程全自動水泥智慧製造系統₪✘,是水泥工藝流程佈局一次突破性變革☁↟₪。
不僅如此₪✘,水泥行業正在深化開展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試點示範₪✘,拓展產業功能₪✘,逐步由膠凝材料生產向節能環保產業轉型☁↟₪。
在安徽銅陵海螺水泥公司₪✘,工廠附近並沒有見到濃煙滾滾₪✘·◕、粉塵撲面的畫面☁↟₪。工廠被一排排綠樹包裹著₪✘,一輛輛裝載著城市垃圾的密封環衛車緩緩駛入廠內₪✘,等待送入車間處理₪✘,該專案每天可處理600噸城市生活垃圾☁↟₪。
去產能₪✘·◕、錯峰生產₪✘·◕、國企改革₪✘·◕、綠色建材……一幕幕好戲在建材行業這個大舞臺上接連上演₪✘,用一句建材企業負責人的話說◕·:“如果認為傳統建材行業已經過時了₪✘,那是因為你不夠了解₪✘,如今行業已被綠色喚醒☁↟₪。”
行業要想興旺需得百花齊放
3月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國GDP已達82萬億元₪✘,增量達到了8.35萬億元人民幣₪✘,綠色發展去年也取得很大的進展☁↟₪。單位GDP能耗下降了3.7%☁↟₪。”這表明₪✘,未來綠色發展的需求更加旺盛☁↟₪。傳統意義上的建材行業是以“水泥₪✘·◕、玻璃₪✘·◕、陶瓷”三大建築材料為基礎₪✘,其他材料由於需求量較小₪✘,難以成為整個行業的支柱產業₪✘,但未來建材行業綠色發展將建材的概念擴大化₪✘,由傳統的建築材料轉變為基礎材料₪✘,涉及範圍更廣₪✘,行業更加細分☁↟₪。
比如碳纖維材料☁↟₪。碳纖維效能高階₪✘·◕、產量稀少₪✘,但卻用途廣泛₪✘·◕、用量大₪✘,特別是在航天國防等高階領域₪✘,碳纖維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9月29日₪✘,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在江蘇連雲港舉行千噸級SYT55(T800)碳纖維新線專案投產儀式₪✘,標誌著中國碳纖維產業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在世界碳纖維領域邁出戰略性的關鍵一步☁↟₪。
又如特種(先進)陶瓷☁↟₪。雖然特種陶瓷並不應用於建築領域₪✘,但航天國防₪✘·◕、核能₪✘·◕、電子資訊及高階裝備製造業等領域卻離不開它☁↟₪。早在“七五”期間₪✘,就推動了相當一批特種陶瓷科研成果的應用☁↟₪。較之金屬材料₪✘,先進陶瓷的製備難度大₪✘·◕、成本高₪✘,實際的產業和工程的需求始終不太旺盛₪✘,多限於耐磨₪✘·◕、耐腐蝕₪✘·◕、耐熱等工程結構件領域☁↟₪。但隨著國防等領域對於耐高溫和超低溫的特種陶瓷產品的需求₪✘,在國家的推動和支援下₪✘,特種陶瓷發展很快₪✘,在航天₪✘·◕、武器裝備₪✘·◕、飛機剎車片等方面實現了突破☁↟₪。
新時代的建材行業發展呈現交叉聯合化₪✘·◕、民用化₪✘·◕、區域集中化₪✘·◕、綠色低碳化的趨勢☁↟₪。上下游進一步融合₪✘·◕、多學科交叉和多部門聯合進一步加強₪✘,高效能₪✘·◕、低成本及綠色化發展趨勢明顯☁↟₪。
“引進來”與“走出去”打造中國品牌
在唐山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裡₪✘,明媚的陽光穿過新建的玻璃穹頂₪✘,照進曾經繁華喧鬧的老啟新水泥廠廠房☁↟₪。這個水泥廠1892年建成投產₪✘,佔地只有60畝₪✘,日產量不足30噸₪✘,但它卻是中國第一家生產水泥的工廠₪✘,為我國建材行業的歷史打開了嶄新的一頁☁↟₪。
從水泥生產到玻璃製造₪✘,從綠色建築到綠色建材₪✘,無論從哪個角度審視₪✘,我國建材工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引進來的基礎上₪✘,如今中國建材行業羽翼已豐₪✘,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推動建材行業綠色發展不能侷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要立足全球₪✘,放眼寰宇₪✘,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鑑中₪✘,擴大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的影響力☁↟₪。
以前大家都知道“中國製造”₪✘,卻並不知道中國品牌☁↟₪。以代工的方式當了幾十年的“蒙面俠”₪✘,實在憋屈₪✘,沒有品牌₪✘,利潤低₪✘,沒有競爭優勢₪✘,更沒有附加值可言☁↟₪。這是曾經建材行業的一個令人心酸的現象☁↟₪。在“走出去”過程中₪✘,建材企業更要在有效化解國內建材過剩產能同時₪✘,用品牌和質量打造國家“名片”₪✘,依靠優質渠道發展自主品牌₪✘,開闢“一帶一路”國際大市場☁↟₪。我們的建材產品要走出去₪✘,要有品牌自信☁↟₪。而這些年₪✘,中國建材行業“走出去”也是碩果累累☁↟₪。
2017年7月12日₪✘,風光旖旎的“非洲明珠”安哥拉首府羅安達市₪✘,由我國中材海外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安哥拉NCII5000TPD水泥熟料線專案竣工☁↟₪。僅用26個月的時間₪✘,中材海外就在一片荒蕪人煙的地方建設出了一條載有世界先進技術裝置₪✘·◕、高自動化並符合國際環境保護標準的水泥廠生產線☁↟₪。在竣工慶典當天₪✘,安哥拉國防部長兼當時的總統候選人若昂·洛倫索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指出,NCII5000TPD熟料線專案的竣工彰顯了安哥拉工業建設的新發展₪✘,不僅帶動安哥拉經濟增長₪✘,更加速推動安哥拉的城市和基礎設施建設程序☁↟₪。這也成為中國建材行業走出去的經典案例☁↟₪。
如今₪✘,綠色建築₪✘·◕、生物質建材₪✘·◕、化學建材₪✘·◕、石墨烯新材料₪✘,碳纖維₪✘,這些在人們眼中非常前沿的觀念₪✘,已經一步步在建材行業裡實現₪✘,建材人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2017年全國建材行業優 秀企業家評選活動已經落幕許久₪✘,關於“建材優 秀企業家”的搜尋仍有26萬條之多₪✘,綠色發展不僅讓建材行業洗去塵埃₪✘,更賦予了行業新鮮的魅力☁↟₪。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發現₪✘,中國建材行業原來“春色如許”☁↟₪。